随着我国汽车玻璃产能与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汽车玻璃配套市场已基本实现了进口替代,并形成了福耀玻璃、信义玻璃等一批具备与日本旭硝子、英国皮尔金顿和法国圣戈班等国际玻璃制造业巨头角逐的民族品牌,其中福耀集团作为全国最大的汽车玻璃制造商,占有全球10%的汽车玻璃市场份额,在国内OEM市场占有率高达60%。
相关专家认为,目前,国内汽车玻璃行业市场仍有望保持20%的年均增长,虽然收到当前经济形式困扰,汽车行业市场规模可能出现增长放缓现象,以至于我国汽车玻璃行业市场规模增长相应放缓,但后期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增长。
专家预计,到2015年,我国汽车玻璃市场规模有望增至381.62亿元。
产能过剩是大问题
2011年以来,针对汽车行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明显下降,限购等限制性政策陆续出台;同时前两年高速发展对需求有所透支,负面影响尚未完全消除,国内汽车行业增速明显下降,汽车玻璃需求增速也相应有所放缓。当前欧债危机阴影尚未散去,国际经济市场增长乏力,也影响了汽车玻璃出口需求的提升。
2012上半年,汽车工业经营状况良好,但受全球经济不景气和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汽车然增速放缓是未来的趋势,反映到汽车玻璃加工厂则是订单量的明显下滑。鉴于对后市的看空心态,大部分加工厂只是维持少量库存按需采购,中间商亦是采取随进随出的保守操作。
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平板玻璃业新增21条生产线,新增产能1.01亿重量箱,2012年将有15条生产线投产,新增产能约5700万重量箱。然而,当前国际形势严峻,需求量明显减少,因此产能显著扩张与需求萎缩之间矛盾使得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将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进入2012年以来,玻璃制造行业产能过剩、需求不足的矛盾仍未得到有效解决。在目前的政策及经济大环境之下,玻璃行业各方面均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末,我国共新增放水冷修浮法生产线7条,新增日熔量共计3120吨,而在建及已建成等待点火投产生产线数量依然较多,在建浮法生产线有48条,日熔量共计34400吨。
专家分析指出,从目前看来,平板玻璃生产商普遍亏损严重,但是鉴于各方面成本及压力,仍在苦苦支撑,并努力将视线和资金、技术力量转向白玻转投色玻、超白玻璃、超薄玻璃或low-e玻璃等附加值相对较高的产品。
目前,国际玻璃新技术均向能源、材料、环保、信息、生物等五大领域发展。在研发新技术方面,通过对玻璃产品进行表面和内在改性处理,使其更具备强度、节能、隔热、耐火、安全、阳光控制、隔声、自洁、环保等优异功能。
专家认为,未来汽车玻璃的发展将主要围绕功能化、安全技能花两个方向发展。功能化汽车玻璃功能化汽车玻璃的研究是在现有汽车玻璃基础上,增加节能隔热、防紫外线、憎水、电视接收、全球定位系统接收等功能,使汽车整体更具人道化,增加乘坐的恬静性和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