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09-12 08:22
进行生产、销售。这样,这些主机厂下属的零部件企业或关系紧密的零部件企业可能在主机厂的支持下形成国际级公司的雏形;
2) 利用中国产量达到1500万辆以上的市场机会,在某些细分产品领域一级配套商迅速占领中国60%以上的市场份额,并产生较高的利润,以此为优势进行国际化的并购和运作,让自己获得技术优势并实现国际化发展。现在已有不少企业正在作此努力。
当然,不是每个企业都要做国际性的零部件公司,可以有较小的目标。但是,即使是不追求规模大、影响力大,中国本土的主流供应商,绝大多数都面临着战略转型的压力。主要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