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正文

本土零部件企业临危 何谈成世界品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5-27  浏览次数:392
核心提示:有业内人士指出,中国零部件企业想做大做强,首先要定位做世界的产品、世界的品牌,而不是国家的产品和品牌。笔者认为,这样的定
有业内人士指出,中国零部件企业想做大做强,首先要定位做世界的产品、世界的品牌,而不是国家的产品和品牌。笔者认为,这样的定位是否还需商榷?“世界产品”的定位可以理解为,要求国产产品品质向世界先进水平靠拢,这个定位十分准确。但是,首先定位做“世界的品牌”是否有些过于着急了?在“发明专利较少,核心技术基本没有掌握;国内近70%的汽车零部件企业生产成本高、整体效益低下、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的本土零部件企业发展现状下,我们何谈首先定位世界品牌?

定位世界品牌,没错!错在“首先”二字

“国际品牌”是跨国企业的光环,是发展中企业梦寐以求的品牌目标。但是,就算世界闻名的博士帝国也是从1886年起一点一点积累而成,他们首先定位的肯定是怎么在工业技术发达的德国本土立足。然,目前在技术和人才方面匮乏的中国零部件企业要谈“首先”定位国际品牌,严重点说有些贻笑大方了。笔者认为,该如何解决技术、人才以及产品质量问题,才是中国零部件本土企业首先该考虑的问题。

贵航股份永红散热器公司作为专业生产汽车散热器的企业,它有代表中国技术领先水平的军工背景。从2000年做散热器产品起,他们首先定位的如何利用技术优势把产品做好,而不是从一开始就开始幻想成为国际知名品牌的那一刻。经过13年的发展,永红散热器在国内主机市场发展迅速,成为国内知名品牌,并在2013年当选汽车配件行业2012年度十大知名品牌。

无论是博世还是永红,如果不把技术、产品、人才放在“首先”,世界品牌包括国内知名品牌只能是春秋大梦。

本土零部件企业陷危局,但并不是回天乏力。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外资零部件在中国的发展之势也日渐迅猛。们在中国从以前利润高的关键零部件市场向低端市场扩张的态势,让本已失守高端关键零部件市场的本土零部件商备感压力。

在技术方面目前,国内申请的汽车技术专利80%左右是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专利较少,核心技术基本没有掌握;在市场方面,在销售收入500万以上的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共有5000多家,但是其中80%以上的年销售额在1亿元以下,大部分市场份额被外资占据。面对如此“窘境”,本土零部件企业是否还有翻身的可能?

有报道认为,本土零部件企业与外资先进水平的差距主要在两个方面。首先,核心技术积累缺乏依然是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挥之不去的弊病。其次,质量控制能力较弱也是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硬伤。

那么该如何去解决这两个问题?在“汽配中国梦——创新变革、汽车零件自主品牌”发展论坛上,永红散热器公司总经理王培勇说道:“技术是行业立身之本,技术也是向前发展的,我们重视技术研发,还要重视技术的成长。例如永红散热器在未来规划中有一点规定,就是要求在技术研发模式上进行创新,以适应市场对产品高品质研发、快速研发的要求。”

除重视在技术研发和适应力方面之外,有专家认为改变我们企业依靠低廉人力成本支撑发展的观念。注意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采用科学且系统的生产过程管理,另外尤为重要的是要重视品牌影响力的作用,打造优秀的国产品牌。

本土零部件企业受外资品牌在技术、市场上的“挤兑”,目前的状态是疲于应付。笔者认为,在除去技术和品牌的重视之外,行业还应该建立以大企业牵头众小企业合力的中国零部件企业体系,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去成长,去与外资企业分庭抗争。但是,千万不能满学会走就惦记着跑。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本网优化关键词:本土零部件企业临危 何谈成世界品牌,, - seo优化
技术支持伍佰亿搜索引擎 24小时客服热线:4000-199-888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