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车膜五花八门
“冬天贴车膜会起泡,再过几天气温又太高,所以现在是贴车膜最好的时候。”某品牌汽车4S店销售人员介绍,他们除了有所谓的原厂膜外,还有价格较高的3M膜,“我们唯一援权的专卖店,你可去官网上查,其他家卖的都是假的。”该人员说。而令记者想不到的是,在随后的四家汽车4S店里,均听到了这样的说法。在北二环汽配城一家经营车膜为主的店面,老板则直言,3M膜假的比真的多。“有一些朋友在别处或网上拿货过来贴,绝大多数都是高仿。”该老板介绍,除了3M,目前省会市场上销售的车膜品牌可谓种类繁多,有雷朋、雷诺等十余种,车膜颜色深浅不一,价格从几百到几千高低不等。“而国内的车膜品牌多达上千个,但真正质量过关的车膜品牌并不多,普通市民根本鉴别不出来。”采访中,一些业内人士表示,4S店在汽配城拿货的情况确实有,而且价位多较低,“车膜多都是赠的,可能赠你好的吗?”一位老板反问道。
原因:标准缺失导致乱象丛生
业内人士表示,车膜乱象由来已久,政府监管部门无法根治市场乱象,原因之一就是质量标准的缺失,汽车贴膜的质量没有统一行业认定标准,更缺乏国家的强制标准。
国家颁布的交通法规《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中仅规定汽车前风窗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应大于等于70%,对汽车贴膜的质量要求并没有明文规定,只有两个标准进行约束,即《汽车玻璃窗膜技术规范》和《汽车车窗玻璃遮阳膜》,但均属于行业标准,列入推荐性标准范畴,不具有强制性。所以,只能靠消费者自己在挑选时加以注意。“车膜的红外线阻隔率等参数都只是厂家单方面提供,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出台针对车膜质量的强制标准,有了标准,质监、工商等部门才有监管依据,从而根除汽车贴膜市场乱象。”一位业内人士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