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份,国家发改委中设协汽车用品与改装技术中心发布《2014中国汽车用品行业趋势发布报告》,数据显示,中国汽车用品市场2013年销售额为5025亿元,较上年的5660亿元同比下降12%,出现了近年来少有的负增长。
参与该报告编写的雅森集团总裁谢宇认为,汽车用品行业呈现微幅调整态势的主要原因,是受到宏观经济放缓、多城市限购令以及终端产品销售调整等因素影响。 “短期内不会再出现前几年的高速增长情况,汽车用品行业将进入到理性而缓慢增长的阶段。”站在发展之路的十字路口上,中国汽车用品行业将何去何从?
4S店亟待转型
中国汽车后市场产业目前仍处于4S店主导的时代。有数据显示,中国4S店的后市场份额占总量的80%以上,但在维修、保养和汽车用品三大后市场板块中,汽车用品往往被4S店经销商所忽视。
据汽车营销专家喻晓川分析,4S店之所以无法做好汽车用品业务,最大的原因在于不重视。“销售汽车用品人员的大部分职责在于采购,以赠送为主的营销方式决定了汽车用品销售人员专业素质普遍不高。”
谢宇认为,在整车销售利润逐步走低、4S店利润大幅下滑之际,汽车用品成为4S店增长利润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但汽车服务店、快修连锁店、美容会所、大型综合店、特色店和汽车用品网销模式,都在吞噬着4S店的售后空间。”
针对汽车4S店如何应对危机,汽车精品运营专家霍书增认为,关键在于打造服务品牌。“首先进行品牌定位,打造标准化服务和流程,以汽车用品为龙头,跟上保险、贷款、配件、二手车、救援等业务;其次,要坚持汽车用品业务独立于新车销售之外;此外,汽车4S店的组织架构亟待改变,整车销售、维修和衍生业务要放在一个重视层面;最后,要破除由信息不对称带来的4S店产品价格不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