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董扬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扬州汽车产业基础较好,再加上深厚的文化底蕴、优美宜居的生态环境,非常适合发展汽车产业。他建议,扬州在发展整车组装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关键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同时在新能源和智能化汽车上多动脑子。
汽车强国梦:连续4年产量世界第一
今年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60周年。1953年,一汽在长春开建,拉开了中国汽车发展的序幕。到如今,汽车产量已接近2000万辆,连续4年产量世界第一。董扬自信地说,今后起码还会保持20年产销量第一。但他也担忧地表示,品牌定位、创新能力不强、碳排量和能源进口依存度高等问题,都制约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
“中国的汽车保有量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不高,但却有世界第一的公路网、世界第一的装备制造业、规模第一的人才队伍。”董扬认为,这种不对称关系,恰恰说明了中国发展汽车产业还有很大的潜力和空间。
董扬向记者阐述了汽车强国梦的目标: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出口达到总产量20%-25%,总产销2020年达到2700-3000万辆;每千人汽车保有量250辆。
研发和品牌是汽车企业发展的生命线
董扬认为,研发和品牌是汽车企业发展的两条生命线,必须要紧抓不放。
“多投入搞研发,形成自己的技术优势,以自主创新引领产业升级,这是我对扬州发展汽车产业的最大建议。”董扬说。
品牌是产品的生命线,汽车产业更是如此。董扬以宝马汽车的品牌建设为例,来阐述汽车品牌经营的几个层次。宝马宣传的第一层含义是性价比,第二层含义是对特定人群的特定需求,第三层含义是社会责任,第四层含义是以“悦”为代表的企业文化。
“中国汽车的总装已经是世界最先进的了,但核心零部件与世界水平还有不小差距。”董扬分析说,汽车零部件是将来汽车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扬州非常适合打造“汽车城”
“扬州工业基础较好,非常适合发展汽车产业。”董扬说,扬州将汽车产业作为优先发展的基本产业,提出打造汽车城的目标,非常契合扬州的城市特质。“扬州提出2015年汽车产量要达到100万辆的目标远大,但任务艰巨。”董扬说,“扬州必须加大自主研发,提升产业科技含量,实现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他建议,扬州要发挥产业和环境优势,吸引更多汽车研发和生产人才。“汽车行业未来的重心在新能源、智能化汽车,扬州在这方面要多下工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