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长安汽车一高层发微博称:从4月21日起,长安汽车决定企业官方不再称自主品牌汽车,而是改为“中国品牌汽车”,尽管多年的“自主品牌”汽车的叫法已很习惯,但我认为改为中国品牌,更利于与国际交流和理解。”
不少网友纷纷表示赞同,“叫‘中国品牌’更显国际范,更加大气!”类似这种概括全局、宏观大气的观点,只要扯上国家、民族,跟爱国主义沾上点关系,就能引来一片叫好之声。
在这之前,华系车、自主品牌、合资自主这些称谓也都各有一套说辞。仔细比较下这些说辞不难发现,更多地是想跟中国的消费者拉近距离,打打感情牌而已。尤其以“合资自主”让人费解,合资企业里面能诞生出自主知识产权来?看看这些合资自主车型,顿时又有一种辱我辈智商的感觉:把老款车型换个标,就是合资自主车型了?
好吧,有点扯远了。笔者只想说,“叫什么”跟“是什么”比起来,真的不是那么重要。是骡子是马,消费者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会用自己口袋里面的钞票,为真正的好车投票。
话说回来,长安汽车向来有造车厚道的美誉。长安逸动市场表现优秀的背后,是这款产品准确地把握了市场需求,靓丽的外形和良好的驾乘操控体验,再加上C-NCAP五星碰撞的成绩,都说明逸动有着着实不错的产品力。当然,还有不错定价,让其性价比在同级中处于一流水平。它是一款不贵的好车,这才是它成功的关键。
国内车企做营销时喜欢打民族牌,有没有人买你账是一回事,如果车又不好,与其老是把民族牌搬出来忽悠人,不如多念念生意经——认真做产品,诚实搞营销,会有消费者买单的。
尤其是在车市整体增速放缓,大家的选择越来越多的背景下,像以前那样的好日子不会再有了,如此就更需要车企念好生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