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3月,春风送暖,万物复苏。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春天里,来自各地的全国“两会”代表委员汇聚京城,共商国是。
本届“两会”将选举新的国家领导集体,任命国务院政府部门负责人,讨论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转变职能方案。“两会”的胜利召开,“两会”的丰硕成果,必将推动和翻开共和国建设的新篇章。中国汽车人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主力军,将为圆“强国梦”贡献力量。
2013年,对中国汽车业来说,也是个值得纪念的特殊年份。今年7月,我们将迎来汽车工业60周年的生日。1953年以来,一代代中国汽车人通过努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建立起了多品种、全系列的各类整车和零部件生产及配套体系,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产品技术水平明显提升。
经过近60年的努力,我国汽车年产销量已接近2000万辆,成为当之无愧的汽车生产大国,是世界汽车工业的重要一极;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超过1.2亿辆,是全球最重要的汽车消费市场之一;汽车已经成为促发展、保民生的有生力量,私人轿车保有量超过5000万辆,汽车社会已开始成型。
回首过去,中国汽车人有理由感到骄傲和自豪,但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依然走在追赶国际先进水平的道路上,“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深刻认识新环境,科学应对新挑战,把产业和企业的工作重点真正落实到转型升级、追求发展质量上来,是中国汽车工业今后一段时间里的头等大事。
2009年以来,围绕转型升级的目标,中央政府和企业进行了许多调整。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行业主管部委陆续出台了《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乘用车准入和退出机制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推动了全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集中度有所提高,优势企业的竞争力明显增强。
汽车企业正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努力探索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发展道路。部分企业对外实施兼并重组,有效整合了资源,扩大了产销规模,降低了运营成本;另一些企业则通过技术纽带组成联盟,互通有无,通过资源共享降低了经营风险,增强竞争力。
应当说,我国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转型升级初见成效。但我们同样要看到,现在还不是庆功的时候,因为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汽车业在产业结构、企业规模和技术实力等方面的差距依然很大,在部分领域甚至有越拉越大的趋势。2013年,我们的任务依旧艰巨。要实现中国汽车人打造汽车强国的梦想,我们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又将踏上新征程。面对新的发展要求,中国汽车人惟有综观全局,精心谋划,把发展的挑战化为发展的动力,才能在转变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中稳步向前,实现建设世界汽车强国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