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虢国路沿线的10余家洗车店,记者看到的情况几乎如出一辙:工作人员拿着高压水枪对车喷射,水花四处飞溅,洗车水肆意流淌。一辆辆汽车“沐浴”后“神清气爽”地离去,洗车场内则成了小河,洗车水最后“消失”在不远处的排水井内,白白浪费掉了。
记者又来到茅津南路与虢国东路交叉口西南侧的5家洗车店。在“爵士”汽车美容装饰店,两位工作人员正拿着高压水枪对一辆面包车进行清洗,洗车水直接流到了马路上。记者问一位卫姓工作人员:“店里洗车用的水循环利用吗?”对方回答:“用的都是自来水,不存在二次利用。” 另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店里洗车使用的是自来水,目前没有节水措施,生意好时每天能洗30多辆车,一个月的水费得七八百元。“水费是每吨8元,一个月耗水大约得100吨。”
随后,记者沿虢国路继续向东前行,马路的两旁几乎每隔50米就有一个洗车店。在虢国路北李家窑村口的一家洗车店里,一位女店员告诉记者,他们使用的是李家窑村提供的机井水,“不存在节约不节约,因为这里根本不缺水”。在该村口另一家洗车店,一位男性工作人员直言不讳地说:“我是李家窑村人,用水是本村提供的地下水,水源充足,不需要采取循环用水的方法搞节约。”
当记者对他们说近段时间天气干旱,一些地方吃水都很困难,洗车店能否节约用水时,工作人员大都反应冷漠、茫然。